螺旋藻粉主要腥味物質與脫腥技術的研究:本研究利用TCT-GC-MS熱脫附氣質聯用儀對螺旋藻的揮發性組分進行了分析,鑒定出49種化合物,涉及到醇類化合物、烷烴類化合物、酮類化合物、呋喃類化合物、醛類化合物、芳香族化合物、烯烴類化合物、含氮化合物和吡嗪類化合物。其中腥味的主要成分為三甲胺、2-甲基四氫呋喃、3,5,5-三甲基-2-環已烯-1-酮、甲苯、1,3-二氯苯和1-辛烯-3-醇。在螺旋藻儲存過程中,加入脫氧劑避光保存,能對腥味物質的產生起到抑制作用。 首次嘗試利用臭氧氧化技術對螺旋藻進行脫腥處理,得到了適宜的螺旋藻臭氧氧化脫腥工藝為:螺旋藻液的料液比為1:25,溫度為50℃,通入臭氧時間為10min。 利用微膠囊技術對螺旋藻進行包埋達到脫腥效果,確定了適宜的螺旋藻微膠囊化乳化工藝條件和噴霧干燥條件,即阿拉伯膠、麥芽糊精和p-環糊精以1:1:1混合為壁材,與
螺旋藻粉按芯壁材比例為10:1混合,總固形物濃度為15%,在乳化溫度30℃、乳化時間3min、處理轉速16000r/min的條件下乳化,制備乳化液。乳化液在進料溫度為30℃,進風溫度200℃,出風溫度90℃的條件下噴霧干燥制得螺旋藻微膠囊化產品。所得的產品呈草綠色,基本無腥味,顆粒細小均勻,水分含量低,利用保存,可以直接食用或作為配料成分添加到其它食品中。